8684生活網> 全國醫院排名
全國醫院排名
由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邀請國內著名同行專家擔任評審的復旦版《2018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和復旦版《2018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公布,全國共有100家醫院進入“復旦版醫院排行榜”,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連續十年蟬聯排行榜前三甲。
更多全國醫院排名推薦品牌
全國口腔醫院排名更多>>
- TOP1: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坐落于海淀區魏公村,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下設三個分支機構,員工1200余人,擁有諸多國內外著名的口腔醫學專家,開展口腔疾病及頜面部創傷、畸形和腫瘤等疾患的專業化治療,長期以來受到全國各地和海外患者的推崇,還承擔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國駐華使節、離退休老干部等的口腔保健任務。日平均門診量高達2500余人次,年門診量達80萬余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是目前國際上口腔專科醫療服務規模*大的口腔醫院。學院位占地面積35,400平方米,具有現代化的先進設備,為完成醫、教、研、防四項基本任務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和環境。擁有諸多國內外著名的口腔醫學專家, 為國家培養大量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培訓國內外進修生、留學生等。1984 年學院培養出我國**位醫學博士 ,1988 年又培養出我國**批臨床醫學博士。學院下設的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是衛生部三級甲等醫院,共設有15個臨床科室,9個醫技科室,下屬4個分支機構。現有椅位442臺,開放病床120張。年完成門急診量近100萬人次,日均門急診近3000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000余人。承擔著黨和國家領導人、離退休老干部、各國駐華使節、外國專家及海內外僑胞的口腔醫療保健工作。在長期學科建設和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已逐步凝練、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口腔醫學臨床學科群。北京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目 前設有中心實驗室1個、臨床和基礎研究實驗室13個、以口腔常見疾病防治為主導的跨學科研究中心9個、實驗動物室1個和1所口腔醫學專業圖書館。還設有衛生部口腔醫學計算機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華口腔醫學會、 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等全國性口腔醫學機構掛靠在學院,是中華口腔醫學會下設的 21 個專業委員會或學組中的 9 個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單位或學組組長單位 , 是《中華口腔醫學雜志》、《中華口腔正畸學雜志》、英文版《中華口腔研究雜志》、《精粹中國口腔醫學繼 續教育雜志》、《現代口腔醫學雜志》的主編單位。世界衛生組織批準學院口腔醫學研究所為 WHO 預防牙醫學科研與培訓中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學院成立口腔醫療器材檢測中心,負責全國口腔材料的質量監控。學院重視發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先后與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口腔醫學院校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多次舉辦大型國際會議,簽訂多項合作項目。學院平均年接待外賓達 1000 余人次,已成為中國口腔醫學對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始建于1941年,是國家重點口腔醫學院校,實行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所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擁有諸多國內外著名的口腔醫學專家,是中國高層次口腔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是中國口腔醫學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學院重視口腔預防工作,多年來廣泛開展社區健康促進、農村教學基地建設等工作。在1981年即被世界衛生組織批準為“WHO預防牙醫學科科研與培訓中心”。先后主持完成了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組織領導了10多年“全國愛牙日”活動,并參與舉辦口腔健康咨詢、義診、講座等公益活動。協助政府制定了我國口腔衛生保健的目標規劃,進行長期、艱苦的口腔健康教育和觀念啟蒙,為規范和發展我國口腔預防醫學和牙病防治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 TOP2: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始建于1907年的成都仁濟牙科診所;1912年擴建為牙癥醫院;1917年建立華西協合大學牙學院,是中國**所高等口腔醫學院校;1928年仁濟牙癥醫院遷至華西壩,更名為華西協合大學口腔病院;1951年更名為華西大學口腔病院;1953年更名為四川醫學院口腔醫學系、附屬口腔醫院;1985年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2000年華西醫科大學和四川大學強強合并后,2001年更名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 100多年來,華西口腔醫學院始終秉承“選英才、高標準、嚴要求、強能力”的人才培養理念,堅持醫教研三位一體的現代管理模式, 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口腔醫(學)院。 華西口腔醫院是中國**個口腔專科醫院,是國家首批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是國家部署在中國西部的口腔疾病診療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口腔類別)、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四川省口腔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擁有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實現了主要臨床科室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覆蓋。醫院現有牙科綜合治療椅325臺,病床204張,年門急診80萬人次,住院5000余人次,手術4000余臺次。醫院秉承“熱忱?關愛”的服務理念,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堅持醫院的公益性,積極開展臨床治療新技術,同時通過改善就醫環境、優化就醫流程、提升醫療質量等舉措,努力改進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體驗,得到患者和社會的廣泛贊譽,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先后榮獲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隊”、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稱號,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受歡迎口腔醫院。 華西口腔醫學院堅持“全面素質為基礎、專業技能為中心、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辦學方針,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為己任,以高水平口腔醫學人才為培養目標。學院招收四年制、五年制、八年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留學生,構建完善了以口腔基礎醫學系、口腔內科學系、口腔頜面外科學系、口腔修復學系、口腔正畸學系、交叉學科系6個學科系,34個專業教研室組成的口腔醫學學科群,以及涵蓋口腔臨床醫學與口腔基礎醫學的國家級精品課程群。擁有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口腔臨床醫學和口腔基礎醫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全面啟動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人文素質教育搭建國際化平臺,著力培養具有深厚人文底蘊、扎實專業知識、強烈創新意識、寬廣國際視野的高水平口腔醫學人才。現有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5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人事部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6人。已有5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在教育部全國高校一級學科評估中,連續三次(15年)榮列口腔醫學**名,并多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等稱號。 華西口腔醫學研究始于1936年成立的華西協合大學醫牙研究室,1949年擴建為口腔病研究室,1958年成立口腔醫學研究所,1983年成立口腔醫學中心實驗室,1989年建立衛生部口腔重點實驗室,2002年建立教育部和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007年科技部批準建設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質量的口腔疾病發病機制和臨床防治新技術為主線,凝練研究方向,匯聚研究團隊,組織多學科聯合攻關,開展廣泛國內外合作與交流,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一流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的橋梁;2012年國家發改委批準建設口腔再生醫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012年科技部認定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013年教育部批準建設口腔轉化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從基礎探索到轉化應用的高水平研究平臺;2013年教育部批準建設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016年科技部、衛計委、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批準建設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2009年創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英文雜志,2010年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 數據庫和PubMed(MEDLINE)收錄,成為國內**本SCI收錄口腔醫學英文雜志,影響因子位居全球口腔醫學SCI期刊Q1區。2013年創辦Bone Research 英文雜志,2014年被SCI數據庫收錄,影響因子位于本學科亞洲**。同時,兩本雜志均為Nature系列合作期刊并雙雙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醫院發表SCI收錄論文數、SCI論文被引用數、“表現不俗”論文數等各類論文統計數據連續4年進入全國醫療機構排名前30,在全國口腔醫學領域排名第1;連續三次蟬聯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口腔醫學)**名。
- TOP3: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是教育部直屬重點高等院校的口腔醫學教學醫院、衛生部部屬專科醫院及口腔臨床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廣東省-衛生部共建共管醫院。遵循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所三位一體的辦院模式,發展成為集教學、醫療和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口腔醫院。擁有教育部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口腔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廣東省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省牙病預防控制“十二五”醫學重點實驗室。牙體牙髓病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臨床技術實力、學科建設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已經步入國家一流水平,承擔本地區乃至全國口腔醫學教育、醫療、科研等重要任務。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現有門診口腔綜合治療床326張,住院病床58張,年工作量70萬人次,開設24個臨床醫技科室和18個行政后勤科室,擁有一支高學歷、富有臨床經驗的人才隊伍,共有教職工650余人,80%以上醫生具有碩士、博士學位,90%以上擁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治醫師職,稱現有高級職稱86人、其中正高31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57人。醫院設施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口腔全科和專科治療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醫院不斷改善就診環境,以一流的治療技術、優質的醫療服務、現代化的醫療設施和優良的就醫環境致力于華南地區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連續獲評為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全國*受歡迎口腔醫院”。
- TOP4:廣東省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建于1962年,2017年1月1日起成建制劃轉南方醫科大學管理,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省口腔醫院、省牙病防治指導中心),是華南地區*具規模的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省級口腔醫院,也是我國*早建立的五大臨床口腔醫院之一。 醫院現有三個院區:總院區,位于海珠區江南大道南366號;番禺院區,位于番禺區新藝路12號;海珠廣場院區,位于廣州市泰康路178-180號。目前有教職工1106人,其中高級職稱153人,碩士160人,博士及留學歸國人員70人,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8人,兼職教授42名。醫院是廣東省口腔醫療機構的龍頭單位, 現有牙科綜合治療臺318張,內設14個管理科室,32個臨床及醫技科室。按照國際口腔醫學分類設立臨床專科,其中牙周病科是**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中心、口腔正畸正頜治療中心、唇腭裂治療中心是國內規模*大、技術力量*雄厚的專科之一。年門診量達60余萬人次,住院部及門診年手術量達8萬余例。醫院立足華南、影響力輻射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被評為“香港市民*信任的內地醫療機構。”2015年9月我院獲國家衛生計生委財務司通報表揚2014年度全國醫療服務價格和成本監測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僅兩家)。醫院配有顯微根管治療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及修復制作系統、多種種植修復系統、計算機斷層掃描診斷系統、口腔內窺鏡系統等先進設施。在國內率先實行嚴格的牙科“四手操作”服務,實現“一人一機一消毒”,嚴防交叉感染,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證。廣東省牙病防治指導中心設在醫院,擔負起全省口腔疾病防治指導職責,承擔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牙防基金會等布置的科研和培訓項目。醫院是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基地及考官培訓基地,廣東省首批40家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每年在院學習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實習生、進修生、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學員300余人。 醫院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課題,每年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重大學術會議發表論文百余篇,其中近3年發表SCI論文40篇,*高影響因子28.054,獲得專利11項。承辦科技部海外培訓項目——東盟國家口腔醫療培訓班,舉辦華南國際口腔技術研討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口腔醫學專業期刊《口腔疾病防治》,主辦并贈閱醫院文化雜志一一《風景線》。醫院以臨床為主體,預防為特色,科研和教學為翅膀,向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口腔醫院、口腔醫學研究院、口腔醫學院的目標邁進。
- TOP5: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廣州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2004年成立,2012年更名為口腔醫學院,目前是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為主體,整合學校相關基礎學科、七家附屬醫院的專科資源和部分非直屬醫院的師資力量,發展成為集教學、科研和臨床為一體的高等口腔醫學院校。口腔醫學專業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經培養了5屆共200名畢業生,目前在校學生有 163人。2007年,我校口腔醫學專業順利通過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年,被學校授予校級“口腔醫學重點學科”。2013年,分別被授予廣東省校外大學生口腔醫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武漢大學研究生培養基地、廣東省口醫學臨床重點專科、廣州市口腔正畸學重點學科。同年,申報獲得了口腔醫學專業碩士授權點的資格。在專業課程建設方面,我們的《口腔預防醫學》、《口腔修復學》獲學校精品資源共享課項目立項,《牙體牙髓病學》獲校級精品視頻公開課項目立項。2010年至今,本專業開展各級教學課題研究14項,發表教學論文20多篇。2014年初,在各學科人才充分、師資相對較完善的情況下,口腔醫學院重新對教研室進一步進行了細分,重新設置為口腔修復學、口腔種植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正畸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粘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預防醫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專業英語13個教研室。口腔醫學院除主要承擔口腔醫學專業本科的教學任務外,另還承擔了學校成教、碩士研究生、在職博士生以及留學生的培養教育。口腔醫學專業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建立了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口腔醫學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了一個較為規范的教學格局。目前擁有正高職稱教師21人、副高26人,博士15人,碩士36人,在近十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綜合素質高、愛崗敬業的師資隊伍,并已經逐步形式了自己的辦學特色: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上進行”兩個出口的建設”(實習下點前的崗前強化實踐培訓及實習出科考核);推行雙語(全英)及PBL教學;走國際化辦學方向,先后與韓國延世大學、荷蘭奈梅根大學及美國南卡羅州立大學均簽署了合作辦學協議,分批派送學生到韓國延世大學進行游學;實行普本全員導師制,從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科研和專業興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從入學伊始就有了努力方向和人生目標。口腔醫學院設有中心實驗室、多媒體學生實驗室和口腔修復工藝學實驗室,面積約2300平方米。中心實驗室以口腔生物醫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內容涉及口腔多個領域,下設細胞培養室、微生物室、分子遺傳室、電鏡室等多個實驗室,擁有分選流式細胞儀、Micro-CT、掃描電鏡、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多套大型高精密儀器與設備,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在內的各級科研課題。實驗室與韓國延世大學、荷蘭奈梅亨大學、美國南卡州立大學、香港大學有著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多媒體學生實驗室和口腔修復工藝學實驗室內的口腔臨床模擬教學系統、教學評估系統等設備已達國內先進水平,共有頭顱模型診療系統80套,教學模型100多種、500多件。另有直屬非直屬實踐教學基地13家,有口腔綜合治療牙椅309張,口腔病床163張。月平均診療3.5萬人次,各項診療技術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基于良好的教學、科研平臺,口腔醫學院在科研建設方面實行PI制 (Principle Investigator),即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的人才隊伍配置模式,根據醫院學科建設的具體情況,擇優遴選具有良好科研基礎、深厚學術積累、條件相對成熟的專家作為PI,目前在科研建設方面呈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近幾年口腔醫學院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項近50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涵蓋大量SCI收錄的論著及中文核心期刊論著,參編教材及專著十余部。口腔醫學院學科建設完善,每年均舉辦和承辦國家級、省級各類學術會議。近年來,總共舉辦和承辦各種學術會議、國家級和省級繼教班二十余次。口腔醫學院與韓國延世大學校齒科大學、荷蘭Radboud大學牙學院、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福建大學口腔醫學院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為開展人才培養、游學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提供更好的交流平臺。目前,口腔醫學院已經形成了實力雄厚、梯隊完整、分支學科完善的教學、科研及醫療隊伍,能夠培養高質量口腔專業人才,獲得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
- TOP6: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第四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口腔醫院),暨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口腔醫學研究所,坐落于古城西安,創建于1935年,前身系中國人自己*早創辦的國立南京中央大學牙醫專科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集教醫研為一體的口腔醫學高等學府。 醫院設有9個教研室,24個專業科室,是我國首批口腔醫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博士后流動站,口腔臨床醫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口腔基礎醫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學科,國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學科、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博士后流動站,是世界軍事齒科學會主席、國際頜面修復學會主席、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全軍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所在單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設崗單位,中央和軍委首長口腔保健定點單位,全軍口腔醫學干部保健專科基地。 醫院現有教授、副教授111名,博士生導師27名,碩士生導師37名。擁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口腔醫學專家,有長江學者3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總后科技“銀星”、“新星”等7人;5人獲得軍隊育才獎“金獎”,21人獲得“銀獎”,8人在國際學術組織中任職,20位專家教授在全國二級以上專業學會擔任副主任委員以上職務,18人擔任20多種專業期刊的主編或副主編,4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醫院占地75畝,擁有醫教研工作用房5.28萬平方米。開設牙科綜合治療椅270張,住院床位144張,擁有國內*先進的醫療、教學和科研設備。固定資產3億多元,年門診量50余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200余人次。1995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1998年被批準為國家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 70多年來,醫院為我國培養了數千名口腔醫學人才。其科研成果在我國口腔醫學發展史上填補了數十項空白,在頜面戰創傷救治、頜面腫瘤、頜面缺損仿真修復、全口種植牙即刻修復、全瓷修復及CAD/CAM技術、牙齒美容、微創舒適拔牙、牙髓尖周病治療、牙周美容、顏面整形美容、顱頜面畸形整復、牙頜畸形矯治、顳頜關節紊亂治療、兒童牙病治療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居國內領先地位。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組織工程皮膚,研制的“高原護唇膏”列裝高原部隊。為軍服務的經驗受到中央軍委充分肯定,并被轉發全軍。成功實施了世界首例“坑面女”、“缺面男”、“造臉”、頜面部巨大神經纖維瘤切除及顏面整形手術,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近五年,共獲國家、軍隊重大課題18項,其中“973”首席科學家項目1項,“863”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57項,累計科研經費超過1億元。2000年以來,獲得了中國口腔醫學界唯一的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軍隊及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2項,發表國外SCI論文532篇。《口腔修復學》和《口腔解剖生理學》入選國家精品課程,口腔修復學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口腔臨床醫學教學中心被批準為我軍首個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 醫院先后被表彰為總后先進黨委、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安全穩定先進單位、“五五”普法先進單位,連續十多年被評為陜西省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連續16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榮譽。
- TOP7: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教育始于1948年,1987年建立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1998年批準成立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 學院有14個教研室,醫院有19個臨床科室、4個醫療中心、9個醫技科室以及奉天門診。現有教職員工637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57人,教授32名,副教授56名,博士生導師15人。口腔頜面外科和牙周病科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擁有牙科綜合治療臺240部,病床100張,年門診量40萬余人次。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擁有口腔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的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和博士后流動站單位。口腔醫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遼寧省特色專業及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口腔醫學院還是遼寧省普通本科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至今獲科研獎項共68項,其中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1項;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6項。 中國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獲批數字化口腔遼寧省精準醫療重點實驗室、遼寧省口腔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以及遼寧省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遼寧省口腔醫學研究所。 醫院主辦了《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與英國、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建立了經常性的學術往來關系。 醫院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2016年發布的*佳口腔專科醫院聲譽排行榜中列第九位。 醫院是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口腔類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全體醫務人員秉承“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為宗旨,以預防為重點,防治切實結合”的醫療服務理念,不斷努力和拼搏,為口腔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口腔健康保駕護航。
- TOP8:武漢大學口腔醫院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的前身是湖北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所口腔系。1962年湖北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成立并在武昌開診;1993年湖北醫學院口腔系更名為湖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00年8月2日經國務院批準,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與湖北醫科大學組成新的武漢大學,醫院更名為武漢大學口腔醫院。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和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教學、科研、醫療于一體的高等口腔醫學院校,是我國重要的口腔醫學院和主要的口腔醫學教育基地之一。口腔醫學院擁有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口腔基礎醫學為國家重點學科。云集一批國內外著名的教授,其中國家教學名師2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名、博導24名、碩導61名,把握國際領先技術,具有先進的診療設備和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口腔內科教學團隊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牙體牙髓病學》、《口腔生物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口腔醫學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第Ⅱ類特色專業,2項教學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現每年可招收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碩生、八年制本博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留學生、進修生等層次的學生。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學者不定期舉辦學術講座和交流,培養出來的一批又一批學生已經遍布海內外。 口腔醫院是口腔醫學博士后流動站設站單位,設有口腔生物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口腔基礎醫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主持和完成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重大項目、面上項目及教育部、衛生部和湖北省等下達的科研課題。近五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7項,3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年來,SCI論文發表數量多次排名全國醫療機構前20名,2篇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 學院還與十余所兄弟院校合辦、編輯出版了《口腔醫學研究》雜志。學院教師主編或參編全部衛生部本科生和研究生規劃教材。 口腔醫院是中部地區*大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也是口腔醫學專業教學、科研和臨床實習的基地。她擁有23個臨床及醫技科室,其中牙體牙髓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牙周科、口腔正畸科、口腔種植科、兒童口腔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醫院擁有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位,全國知名口腔專家17人、中級以上醫技人員300余人。設置口腔綜合治療椅450 臺、病床115張,為武漢市、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的患者提供全面而精良的口腔醫療與保健服務。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陸續在武漢、宜昌、東莞設立14家分門診,開拓了公立口腔醫療服務連鎖化的先河,以一流的專業技術、完美的服務質量和嚴格的管理制度實現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作為國際*大的牙科研究組織IADR的中國分會的誕生地,口腔醫學院與國際口腔醫學界有著廣泛的合作,與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牙學院、美國佐治亞醫科大學牙學院、美國農工大學Baylor牙學院、澳大利亞昆土蘭科技大學、荷蘭奈梅京大學牙學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牙學院、日本大學松戶牙學院、日本新瀉大學牙學院、泰國Thammasat大學牙學院、中國香港大學牙學院和中國臺灣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等學校簽訂有科研合作協議,同時接受國外研究生,留學生、進修生在我院進修學習。定期參加國際間牙科領域的會議或論壇,在把握國際牙科研究*新進展的同時,介紹中國口腔醫學的發展。 全院師生員工正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并將繼續為把武漢大學口腔醫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口腔醫學院校和現代化醫院而努力奮斗。
- TOP9: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暨江蘇省口腔醫院、江蘇省紅十字口腔醫院,是江蘇省**所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江蘇省口腔衛生指導中心單位,現為中華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單位,江蘇省口腔醫學會會長、江蘇省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整形美容協會口腔頜面整形分會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口腔疾病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醫院同時也是南京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溯源于1974年成立的江蘇新醫學院口腔專業及1975年成立的江蘇新醫學院附屬口腔門診部。實行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研究所“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是江蘇省口腔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培訓中心。 醫院建筑面積近20000平方米,新建43000余平方米的教學醫療綜合樓即將竣工。醫院設有一級臨床科室12個,院外門診6個,年門急診量63余萬人次,年出院病人2300人次。牙體牙髓科、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躋身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現有工作人員600余人,匯聚了省內70%的口腔醫學博士,其中高級職稱者100余人,有碩、博士生導師50余人。近40名專家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口腔醫師分會等學會和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各專委會副主委、常委、委員等職務。擁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333工程”培養人才、江蘇省優秀醫學領軍人才、重點人才、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40余人。醫院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診前3分鐘”醫療服務理念并得到衛生部肯定。醫院是省內首家“國家醫師資格考試實踐技能考試與考官培訓基地”(口腔類)和口腔全科醫生培養省級示范臨床基地。2014年,醫院成為首批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口腔類)。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佳口腔專科聲譽排行榜中,我名次逐年提升,位列第8。 學院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十二五”、“十三五”優勢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在教育部學位中心全國口腔醫學類學科評估中排名第6位。醫院(學院)擁有江蘇省口腔醫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建有國內領先的KAVO仿真頭模實驗室,培養了江蘇省80%具有本科學歷以上的口腔醫師、口腔醫療機構院長、主任和學科帶頭人,涌現出一批以王存玉院士為代表的杰出校友。口腔醫學專業先后被評為國家級高等教育特色專業,江蘇省高等教育重點專業、品牌專業,在中國本科教育口腔醫學專業大學競爭力排行榜排名第6位。建成的“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網絡已覆蓋口腔醫學專業主干課程,其中口腔正畸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為省級精品課程;口腔正畸學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口腔健康概論為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醫院(學院)建有江蘇省口腔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十二五”以來,先后承擔各級各類縱向課題168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級課題44項;發表自主知識產權論文937篇,其中SCI收錄209篇;授權專利40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21項;江蘇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江蘇省醫學科技一等獎等科研獲獎25項。主辦雜志《口腔醫學》和《口腔生物醫學》均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在2016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我院位列全國口腔醫學學科第7位。 醫院堅持以服務病人為中心,以科學管理為保障,以一流人才為動力,重視交流與合作,恪守“敬人敬業、至精至誠”的院訓,努力早日建成國內一流、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學型口腔專科醫院。
- TOP10: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創建于1945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口腔專科醫院。醫院分為天壇部和王府井部,天壇部位于古老的天壇公園西南側,王府井部位于北京市王府井中心商業區的錫拉胡同,環境優美,設施齊全。 7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醫院遵循“嚴、精、勤、謹”的院訓,堅持嚴謹的科學態度,追求精湛的醫療技術,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解除各種口腔疾病的困擾,營造舒適和諧的就醫氛圍,獲得雙十佳人民滿意醫院、首都文明單位等稱號。 醫院總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3312平方米。醫院設有16個臨床科室:牙體牙髓科、牙周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外科、口腔頜面整形創傷外科、麻醉科、口腔修復科、口腔正畸科、兒童口腔科、老年口腔病科、口腔急診綜合診療中心、口腔預防科、口腔特診特需及MDT中心、口腔種植科、王府井部綜合科;5個醫技科室:藥劑科、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口腔修復工藝制作中心。全院共有產自德國、日本、芬蘭等國家先進的牙科綜合治療臺298臺,病床編制100張,開放62張,可治療各種口腔頜面疾病。2016年門急診量76萬余人次,日均門診量3000余人次,年收治住院患者2200余人次。獲得口腔類別四項“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口腔頜面外科、口腔修復科、牙體牙髓科、口腔正畸科。北京市牙病防治所掛靠我院,承擔著組織全市為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預防齲齒等項目。同時,我院是中華口腔醫學會“中國唇腭裂診治聯盟核心成員單位”,是“微笑列車”項目承辦單位。 醫院現有員工1100余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000余人,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70余人,中級200余人,擁有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55人。醫院作為我國高層次口腔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擁有突出貢獻專家3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9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B類(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資助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獎勵基金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北京市海外人才聚集工程2人,北京市醫院管理局“使命”計劃1人、“登峰”計劃1人,入選北京衛生系統高層次技術人才工程學科帶頭人2人、學科骨干1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北京市級人選2人,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人才專項26人、拔尖團隊1項,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8人,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工程14人等一批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為了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口腔醫院,醫院歷屆黨政領導班子始終堅持“科教興院”的方針,高度重視科研、教學工作,不斷拓展科研領域,現已形成口腔醫學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相互促進,綜合性研究與專題研究緊密配合的良性循環,在口腔醫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醫院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2項;獲國際牙科領域重要的William J Gies獎(年度*佳研究論文獎)及JDR*佳封面論文兩項大獎;1篇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主編、主譯、參編專著60余部;在國內外專業雜志發表專業論文千余篇,其中SCI收錄250余篇。 北京口腔醫學研究所成立于1989年,設有基因治療分子生物學、口腔微生物、口腔生物材料、組織細胞培養等多個實驗室,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法國、英國、日本、芬蘭等國家的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了多項合作課題的研究。2010年,研究所“全牙再生與口腔組織功能重建實驗室”成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我院同時也是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 我院多年來廣泛與外省市進行口腔學科合作支援建設,并致力于開展口腔健康教育、社區健康促進等工作。目前與十余家單位簽署了技術幫扶合作協議。每年派出各級別專家、醫師赴支援單位進行會診、授課,赴北京周邊區縣醫院幫扶診治患者。同時,近年來派出多位醫師參與援疆、博士團服務、人才京郊行等服務工作。北京市牙病防治所掛靠在我院,作為牽頭單位,我院指導北京市16個區縣開展為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預防齲齒、免費氟化泡沫預防齲齒項目,累計百余萬人次。并參與舉辦口腔健康咨詢、義診、講座等公益活動。 北京口腔醫學會掛靠在我院,同時,2005年成立北京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我院連任主任委員單位,為持續引導和促進北京地區的口腔醫學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都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承擔著口腔醫學專業本科、長學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及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等多層次口腔醫學人才培養任務。口腔醫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口腔醫學實踐技能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國家衛生計生委認定的**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口腔專科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經過30多年的建設發展,學院已成長為具有國內一流規模與水平的醫教研防學科群體和口腔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口腔醫學院設有牙體牙髓教研室、牙周教研室、口腔黏膜教研室、口腔兒科教研室、口腔預防教研室、口腔正畸教研室、口腔頜面外科教研室、口腔修復教研室、口腔基礎教研室、德育教研室、教育與行為學教研室等11個教研室。另設口腔放射教學組、口腔組織病理教學組、口腔種植教學組、老年口腔醫學教學組等4個獨立教學組。教師及教學輔助人員30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5人、碩士生導師55人,正副高級職稱教師162人。 自口腔醫學院成立以來,始終以我國口腔醫學發展的社會需求為導向,以首都醫科大學發展戰略和定位為基礎,在“厚德博才、嚴精勤謹”院訓的指導下,在一代代口腔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口腔臨床醫學和口腔基礎醫學均是北京市重點學科,是口腔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獲得多項北京市及首都醫科大學教育教學成果獎,擁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國家優青基金獲得者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1名,已有1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